您的位置: 首页 > 心脑血管科 >

叶穗林主任谈心力衰竭:中医视角下的类型与症状

发布时间2025-02-28

心力衰竭是心脏疾病中的一种严重表现,中医称之为“心悸”、“怔忡”等。叶穗林主任指出,心力衰竭的类型多样,病因复杂,症状也各有不同,中医治疗时需根据不同类型和症状进行辨证施治。

根据中医理论,心力衰竭大致可分为心气虚型、心血瘀阻型和心阳虚型三种。心气虚型表现为心悸气短,活动后加重,易疲劳,自汗;心血瘀阻型则表现为心悸不安,胸部刺痛,舌质紫暗,或有瘀点瘀斑;心阳虚型则常见心悸、畏寒、四肢不温、面色苍白等症状。

叶穗林主任解释,心力衰竭的病因多与情志不遂、饮食不节、久病体虚等因素有关。情志不遂导致气机郁滞,心血运行不畅;饮食不节则损伤脾胃,气血生化不足;久病体虚则耗伤正气,心脉失养。

在症状上,心力衰竭患者常表现为心悸、气短、乏力、水肿、呼吸困难等。叶穗林主任提醒,若出现上述症状,应及时就医,通过中医的望、闻、问、切四诊合参,明确病因和类型,以便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。

中医治疗心力衰竭,注重整体调理,常用中药如黄芪、人参、丹参等,旨在补益心气、活血化瘀、温阳利水。同时,配合饮食疗法和生活方式的调整,如保持心情愉悦,避免过度劳累,合理饮食,适量运动等。

叶穗林主任最后强调,对于心力衰竭的预防和治疗,中医强调“未病先防,既病防变”,希望在日常生活中,大家能够注重养生保健,减少心力衰竭的发生。

上一篇:张双伟主任解析:心力衰竭的中医病因与预防之道
下一篇:叶穗林主任解读:心力衰竭的中医病因与防治

最新文章

医院介绍 医院动态 名医专家 健康护理 中医养生 中医儿科 心脑血管科 呼吸肺病科 中医妇科 风湿病科 来院路线

咨询电话:020-62875366

地址:广州市天河区体育东路28号(方圆大厦首层)

网址: http://m.doctore.net/

Copyright.NangYangzyy. All Rights Reserved

宏韵中医 版权所有  网站地图